- 注册时间
- 2011-10-6
- 最后登录
- 2011-10-6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5
- 精华
- 0
- 帖子
- 1

- 积分
- 5
- 帖子
- 1
|
宝宝学英语已经两个多月了,总结几点自己的感受,跟大家共享。
1、让宝宝学英语的目的。
为什么要让宝宝学英语,我问过自己很多次这个问题。
是为了让他将来上学后英语成绩可以好一些吗?嗯,肯定有这个原因,目前的中国教育还是考试至上,成绩不好的话,说有什么能力恐怕也很少有人认同。
那只有这个原因吗,如果只有这个原因,可能也没必要让孩子这么小开始学,我自己是从初中才开始学英语的,高考英语成绩也很不错,大学英语4级也是一次通过,貌似用“还挺好”这个词来形容我的英语成绩还是比较恰当的。
其实我内心中最关注的,可能还是让孩子能够尽早掌握英语这种世界上最普及的语言,把它作为一种交流(语音和文字)的工具去了解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学会英语之后可以得到的学习资源,可以见识的东西太多了。比如:
这是网易公开课——公正(哈弗大学)——的地址:http://v.163.com/special/justice/
公正,是我最喜欢的公开课视频,已经有人翻译出来做了字幕了,真应该感谢这些人,因为他们,今天我们可以看见如此精彩的哈弗大学课程。在中国,几十年内恐怕都无法得到这种教育。
目前关于电子、计算机、医药卫生等诸多方面的最先进技术都是在美国,或至少有详尽的英文资料可以找到。我自己是学计算机的,记得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总觉得学的专业课不够用,学校发的书籍中有些内容也很难理解(后来才发现,可能作者自己也不太理解,写的比较乱),于是就在网上(当时是在一些教育类的BBS上)找了一些纯英文的美国同类畅销书来尝试看一下。刚开始看得很慢,总有一些专业词汇不认识,需要查字典。后来就越看越顺,而且越来越觉得比中文书更加容易理解。如果你看过一些英文技术资料,相信应该会跟我有相同的感受,美国人写书一般都会深入浅出;现在,如果有关于同一门技术的中国人写的书或英文原版书/引进翻译的书,那我一定会看英文原版书/引进翻译的书,而不会去看中国人自己写的那个。这不是崇洋媚外,而是这个技术就是美国人发明的,他们写的东西最容易让人看懂。
如果我的宝宝可以早一点学会英语,那他就可以更早的接受到来自欧美国家的先进知识和有益的信息资源,可以更早的自己听懂读懂美国童话、故事、科普知识等,甚至可以通过查询英文资料更好的理解物理、化学、几何、哲学等这些初中、高中的课程。我期待那一天的到来,所以我从现在就开始让宝宝学英语。
2、让宝宝学英语的过程尽量类似英语母语国家的儿童。
2.1、先多听,学习从模仿开始,听多了才会说。
宝宝从出生开始就每天不间断的听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自己说话,宝宝尽管听不懂,但每天不停重复的听,并且可以观察到大人的语言与“动作、眼神、表情”之间的联系。还记得宝宝第一次说爸爸、妈妈吗,那时候她一定不理解“爸爸、妈妈”是什么意思,但他听得最多的就是这个,也就最先学会说这个。中国的宝宝学英语的第一步感觉也应该是从多听开始。
2.2、简单单词和简短句子一起学,单词量绝不是学英语的决定因素。
据说一般的美国人只要掌握不到3000个单词就足够一辈子用了,而我们中国人的大学英语4级词汇量是4000、6级是6000,可是考试通过之后,仍然听不懂、跟不上美国人说话,说也说不出来。真是够悲哀的。所以个人认为:虽然不会单词就不可能学会英语,但单词量大只是考验记忆力,绝对不是学英语的决定因素。单词量或许对阅读理解考试有作用,但如果你的目的是学会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那就不必太重视词汇量了。
关键问题可能是语言的用法(并非语法),我家宝宝最开始学了hello daddy、hi grandma。然后学了apple、banana、kiwi等水果名称、同时学了is it an apple?/is it a banana?这些简短句子。再学了red、blue、pink、purple这些颜色名称、同时学了is it pink?/is it red?这些简短句子。再然后,在教宝宝学old、young这些词的时候,宝宝突然自己问了我一句:is grandma old? 真的让我很震惊,那么小4岁多的宝宝可以自己融汇贯通,造出句子:is grandma old? 后来我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据说小孩子学英语的速度是成年人的5倍以上。这速度果然惊人。
待续。。。
BTW:我家宝宝的外教老师(加拿大人)现在想在业余时间打点散工(Only 深圳),多教一些孩子,苦于不懂中文,所以我在这里帮他发个信息。如果有需要可以联系QQ:2584252052 如果您自己的英语可以跟外教直接交流,请在发给我的消息中说明,我把他的联系方式发给你,你们可直接联系。如果有什么宝宝英语学习方面的东西想讨论,欢迎在此博客上讨论。http://blog.sina.com.cn/englishhooray |
|